发布时间:2025-10-15 18:01:42    次浏览
又一上市公司退出网贷行业。10日,盛达矿业发布《对外投资进展公告》。公告称,拟以3060万元价格将公司持有的和信电商、和信金融各5%的股权转让给翟晓彬,并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而在此之前,东方金钰、瓷爵士和匹凸匹亦纷纷出售P2P业务,熊猫金控、银之杰、西藏旅游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终止收购互联网金融资产。上市公司的退出潮,一时间让网贷行业的看空者群体再次壮大,纷纷断言网贷的未来发展空间已十分有限。力帆善融研究团队认为,这样的判断难免显得有些片面。须知有不少上市公司退出网贷,但也别忘记依然有上市公司在此领域完成布局;部分上市系网贷平台成为了鸡肋,但累计成交额超过200亿元的上市系平台依然有10家之多。而以力帆善融为代表的、不忘初心深耕产业金融的上市系网贷平台,更是逆市崛起。产融结合 力帆善融应运而生2015年,“互联网+”在政策推动下站上风口,宏观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必然,种种因素使得上市企业对互联网金融青睐有加。有统计显示,仅2015年前5月,就有40余家A股上市公司先后布局P2P行业。截止目前,共有100家上市公司以参股、控股和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布局P2P平台。跨界网贷,上市公司动机何在?力帆善融研究团队认为,上市公司布局P2P行业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出于自身资源、布局等战略考量,比如具有供应链资源或客户资源,希望将上下游资源、集团资源与网贷行业相结合;二是上市公司自身主业增长乏力甚至亏损,希望借助互联网金融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上市公司蹭热点,纯粹出于市值管理的需要。作为知名车企——力帆集团围绕“产融结合”战略、拥抱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布局,力帆善融创立之初,便确立了以产业金融为发展着力点的战略规划,依托力帆集团在汽车、摩托车、通机等领域的强大产业背景,力帆善融已成为市面上少数几个能同时打通汽车供应链条上下游及消费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忘初心 深耕产业金融逆市崛起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对网贷不再青睐了呢?分析此前退出网贷行业的上市企业,不难发现大多是出于后两类动机而进入的网贷行业。在经历了去年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的疯狂后,发力网贷P2P完成市值管理的可行性已然不大。金融行业对专业背景能力的高要求,也让不少上市企业在一番艰难探索后打了退堂鼓。而对于那些在前期并未投入太多成本与资源的上市企业而言,其旗下的网贷平台早已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史上最严网贷监管政策的出台,网贷平台上市新三板或者通过上市公司并购受到相关制度掣肘,风投对网贷的风口基本关闭,网贷行业竞争的加剧,上市企业股东的盈利需求与网贷平台的亏损现状难以调和,种种因素导致不少上市企业终于下定决心关掉或者转手旗下的网贷平台。但上市系网贷平台的前景是否就真的很悲观呢?力帆善融研究团队认为并不尽然。首先,上市企业的产业背景与客户资源,供应链上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都让上市系网贷平台在布局产业金融领域时优势明显,产业金融领域也诞生了海融易、希望金融、力帆善融等一大批发展迅猛的上市系网贷平台。以力帆善融为例,作为力帆集团全资控股的网贷平台,凭借在产业金融、汽车消费金融等领域的强势表现,力帆善融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具增长潜力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并荣获首届中国西部新金融风云盛典“新金融年度最具潜力机构”奖项。截止目前,力帆善融累计成交量已突破3.8亿。其次,作为助推“互联网+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布局网贷P2P行业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追逐的“风口”,今年上半年,仍然有3家上市企业布局网贷领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万科的入局,其在8月23日正式宣布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入股鹏金所,合计投资金额约3亿元。力帆善融研究团队认为,历经2013年以来的飞速发展,国内的网贷P2P行业运行正逐渐市场化、规范化。目前上市公司有的退出网贷行业,但同时也有上市公司进入网贷行业,这是上市公司在综合评价自身资源和能力、去掉泡沫和浮躁后的理性之举。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会让网贷行业在未来变得更加均衡、稳定发展。而在未来,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纯粹出于市值管理目的、少量参股或者并未投入大量成本与资源而设立的上市系网贷平台逐渐退出将成常态,而以力帆善融为代表的、不忘初心的上市系网贷平台,依托上市企业强大的产业背景、品牌效应,在未来势必会占领更大的市场空间。